近期,众多好友纷纷向我倾诉困惑:“我们已经分开一段时间了,但最近我难以控制想要与他取得联系的冲动,这种感觉让我异常痛苦。我应该怎么做?是否应该主动去联系他呢?”
针对这个问题,我的建议是,如果你在分手之后仍然渴望与前男友取得联系,那么就大胆地跨出这一步吧。不必刻意去抑制这样的想法,因为压制只会让你的内心更加备受折磨。对待自己不必太过苛刻,渴望某人乃是人之常情,无需因此感到羞愧。
此外,与前男友取得联系并不意味着你就败下阵来。只要你运用得当,你不仅能够与他保持和谐的沟通,甚至有可能让他反过来主动与你联系。
下面,我会为你介绍一些实用的策略。虽然这篇文章篇幅较长,但每一个步骤都是切实可行的建议。
01 联系之前,你要先收起”情感脑( Emotional brain )“的冲动表达,不要说引起对方反感的话。
首先,在联系前任之前,请先将你的“情感大脑”中的冲动表达收敛起来,避免说出可能引起对方反感的话。
当你准备与前男友取得联系时,你的心中或许已经波涛汹涌,有许多话语想要对他倾诉,也可能感到喉咙仿佛被锁住,难以发出一个字。但请记住,此刻的你,绝不可仓促地按下发送键。
分手后的每一次交流都显得尤为珍贵,因为他已经不再是你那个会无条件回应你的人。因此,你必须确保发出的每一条信息都能准确地触动他的心弦,使他愿意接受,而不会感到反感或排斥。
所以在发送第一条信息之前,请先将你的“情感大脑”置于一边,不要让冲动掌控你的行动。尽管联系他的冲动源自你的“情感大脑”,但接下来的行动必须摆脱这种情绪的束缚。否则,一旦在冲动之下发出了不当的信息,可能需要后续数十条甚至更多的正面信息来弥补,而且效果可能大打折扣。我们不应做这种出力不讨好,甚至可能破坏关系的事情。
在联系前任之前,请先冷静下来,深入地思考。考虑一下哪些信息可能会让对方无法接受,哪些信息会让他收到后立刻失去兴趣,或者不知道如何回应,甚至可能误以为你是在纠缠他,从而产生将你拉黑的念头。
我们可以以自己为镜来思考这个问题。那些让我们感到不悦,不愿意回应,甚至想要直接反驳的信息,往往都带有冷漠、质疑、批评、否定以及无聊等负面情绪。
例如:“你在吗?/你吃饭了吗?/你现在在做什么?”这些无趣的信息;
或者:“哦/嗯/呵呵/怎么了?/有什么事吗?”这些冷漠的回应;
还有:“你是不是不再喜欢我了?”这种质疑的口吻;
以及:“你太过分了!”这种否定的评价。
这些信息,我们通常称之为“负面情感信息”,它们会极大地破坏人的好心情。除非对方有受虐倾向,否则大多数人收到这类信息后,都会选择不回复。
因此,请务必避免将这类信息发送给他。
那么,哪些信息会让我们感到愉悦,并激发我们的回复欲望呢?
在探讨沟通的艺术时,我们不禁思考:究竟哪些内容能触动我们的心弦,激发我们回应的欲望呢?让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一探究竟:
“你最近真的变得越来越迷人了!”(赞美的辞藻)
“噢,你实在是太出色了!”(肯定的言辞)
“你所说的每一个字,我都深信不疑,绝对正确!”(信任的体现)
“哈哈,与你同行的时光总是让我满心欢喜!”(热情的溢出)
这类充满了赞美、肯定、信任和热情等积极情绪的言辞,我们称之为“积极情感信息”。当我们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时,内心愉悦之情油然而生,自然而然地愿意回应。
将这一理念应用于情感挽回的语境中,从对方的视角出发,亦是如此。假如你传递的是消极情感的信息,那么他感受到的将是负面情绪,从而不愿意回应你,甚至对你的印象产生负面影响。相反,若你传递的是积极情感的信息,效果则会截然不同。
在与前任交往时,务必避免发送那些单调且带有质疑和否定意味的信息。同时,鉴于你们之间曾有过情感纠葛,可能会遗留一些不快的回忆,因此也应避免发送与感情相关的敏感信息。
以下是一些你绝不应对他说的例子:
“最近的天气真是让人郁闷,你可得注意身体哦。/你最近过得怎么样?”
解读:这类看似关切的问候实际上平淡无奇,令人提不起兴趣。对方心情好时,可能仅仅回复“嗯,谢谢”或“还算不错”,然后对话便无疾而终;若是心情不佳,他甚至可能不屑一顾。
“我最近时常想起你。/我真的很想你。”
解读:这样的话仅适用于恋爱关系中。分手后,对方只会觉得“都已经结束了,你为何还不能接受现实!”进而更加不愿意回应,对话就此陷入僵局。
“我对你如此深情,你怎能如此冷酷?”
解读:这种说法无疑是在质疑和否定对方,极易激发对方的逆反心理:“你说我绝情,那我就让你看看什么是绝情!”然后毫不犹豫地将你拉入黑名单。
“我明白我过去的错误,现在我已改正,你能否再给我一次机会?”
解读:我一直坚信,未经行动验证的承诺,不过是空谈。当你说出这样的话时,对方很可能已经习惯性地认为你在“欺骗”他,因为他尚未看到你的实际行动和改变。
当然,还有很多类似的信息,在此不一一赘述。总之,在与前任联系时,这些话语是必须避免的。切莫因为一句不慎之言,就断送了再次沟通的机会。
那么,究竟应该发送何种信息呢?接下来,让我们共同探讨!
02 联系时,你要唤醒理性脑 (Rational brain ) 帮你传递正确的信息,引起对方联系的兴趣。
或许你已经察觉到,之前我列举的那些信息,实际上都是源自我们的“情感脑”在情绪的驱使下发出的。这些信息往往未经深思熟虑,未曾考虑对方的感受或如何作出恰当的回应。
因此,若我们渴望传递出有价值的讯息,就必须唤醒我们的“理性脑”,让它运用逻辑与理性来辅助我们进行权衡与剖析。我们的宗旨是,让发出的第一条信息成为交流的桥梁,从而能够继续发送第二条、第三条、第四条……与对方保持连贯的互动。
这种沟通方式,我们通常称之为“高效沟通”。
那么,如何才能实现“高效沟通”呢?
让我们结合先前提及的“正面情感”的案例,来详细探讨“高效沟通”的几个关键要素:
首先,“正面情感”作为有效沟通的基石,已在前文有所阐述,故不再赘述。
接着是“逻辑性话题”:这需要包含信息量的增加,内容经得起深思熟虑,足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,激发他们的兴趣去深入了解,而非重复那些陈旧的无关紧要之事。
然后是“同理心表达”: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以表达自己的观点,避免将自己置于对方的对立面,从而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共鸣。
再来看“双方共赢”:你的言辞应能让双方都感到受益,既不给予对方压力,也不让自己显得低三下四。
最后是“愉悦延续”:在表达完这些观点后,话题应能自然地延续下去,让对方愿意继续接收你的消息。无论是立刻展开深入的对话,还是为未来的交流留下悬念,你都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户,以便能够顺畅地继续交流。
下面,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进一步阐释“高效沟通”的实际应用。
设想你已经冷静下来,准备与前任重新建立联系,并且希望这次对话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寒暄,而是能够开启一段持续的交流。此时,你可以采用以下“高效沟通”的策略:
“嘿~好久不见啦(附带愉悦的表情.png),今天与朋友XX闲聊时,他无意间提到了你擅长的XX(具体事件)。我立刻想到了你,跟他说你一直以来都非常出色!于是忍不住给你发了这条消息。(这里融入了正面情感与逻辑性的开场白)”
“时间飞逝,转眼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。我也深思熟虑过自己,对许多事情有了新的认识。过去我确实有些冲动,给你带来了许多困扰。(这里展现了同理心表达)”
“然而,既然我们已经走到了这一步,那就让那些不愉快的往事随风而去吧。我们相识已久,没有必要一直僵持不下。下次见面时,我们还是可以像老朋友一样打招呼,你说呢?(附带俏皮的表情.png,营造轻松的氛围)(这是双方共赢的体现)”
“总之,我们要向前看。我现在生活得很好,很快乐,也希望你能拥有同样的幸福。(再次附带愉悦的表情.png,传递正能量)(这是为了愉快延续,留下继续对话的空间)”
当你发送完这条消息后,对方可能会给出各式各样的回应。
回应①:询问事件。
当他对你提及的话题表示好奇,询问为何会聊起这个时,你可以简洁地回应,并迅速将话题引导至与他轻松聊天的氛围中,给他输入“正面情感”。
你可以如此回答:
“哦,其实是在聊起某个话题时,XX不经意间提到了你。说句心里话,你始终都光芒四射,上次我在办公室里差点没忍住,想要向同事大谈特谈你的辉煌成就。但转念一想,我们已经走到了不同的道路,就硬生生把话咽了回去,笑了笑,心想这秘密还是藏好吧,哈哈。”
紧接着,你可以深情地补上一句:
“说真的,下次只要遇到合适的时机,一定要尽情地炫耀一番你的精彩。”
他或许会轻描淡写地说:“这真的没什么”,但无论他如何回应,你都应该继续向他注入正面的能量,给予他由衷的赞美和认可。赞美过后,你可以找个恰当的理由,比如工作忙碌等,温柔地告诉他你需要暂时告个别。
请相信我,尽管他表面上可能显得波澜不惊,但当他感受到你传递的正能量时,他的心底一定会涌起一股温暖和自豪感。
回应②:冷淡,敷衍,或不耐烦。
当他以冷淡的方式回应你,比如只发“嗯”、“哦”、“是么?”或者“跟我说这干嘛?”这样的简短信息时,这可能是他对你的“废物测试”,或者他心中的负面情绪还未完全消散。但无论原因如何,你都应保持冷静,避免情绪化地与他争论或质疑。
你可以这样回复他:
“嘿,大家都是朋友嘛,我又不是在说你坏话,开心点嘛~(附上开心的表情图片)”
如果他继续反驳你,比如说“谁跟你是朋友”或者“谁说我不开心?”这样的话,你可以用调侃的方式回应:
“不是朋友还能是啥?难道你还对我余情未了,所以做不了朋友吗?”
或者你也可以说:
“开心就要表现出来嘛~不然我会以为你在对我傲娇,其实心里在偷偷笑呢。”
之后,无论他如何解释或反驳,你都应保持镇定,继续以有趣的方式与他调侃。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调侃,那就暂时不回复,等下次有机会再说。
反应③:没任何回复。
若他未对你的信息予以回复,这亦是情理之中的事。毕竟,他需要一定的时光去消化你所传达的信息,深思熟虑之后才能给出恰当的回应。请铭记,你所发出的那条信息,仅仅是你与他重建沟通的初步尝试,是向前迈进的一小步。你的目标已然达成——你已成功向他表明,你目前已恢复清醒的理智,不再任意发泄情绪,亦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压力。
此外,这也标志着你俩之间的关系已由过去的“前任”身份,转变为一种平和且平等的交往状态。这为你继续与他保持联络提供了合理且正当的依据,同时也规避了质询他或逼迫复合的尴尬与压力。
在这种基于平等的交往中,你们可以畅所欲言,但务必要留心,避免过多地触及情感话题。若他显露出对你不耐烦或忽视平等关系的态度,你可以以平等的身份,运用冷静且理性的“智慧之脑”进行机智的回应,并为他植入一个“情感定位点”——即他的不耐烦意味着他不打算与你维持友谊,这也暗示着他尚未放下对你们的感情。
当然,既然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普通交往,那么在聊天时就需要保持适度的距离和分寸,远离敏感的情感话题。
总之,你需要对自己的判断保持信心。只要你以恰当的方式与他沟通,携带着“智慧之脑”去交流,他必然会对你产生全新的认识,并逐步接受与你的交往。
只要你坚持正确的方向与策略,恢复和谐的联系不过是时间的问题。一旦你们构建起了正常而平等的交往模式,你便可以进一步采取行动,引导你们的关系走向“逆转”的新阶段,让他主动寻求与你联系,并享受与你的每一次对话。
03 如何影响他的本能脑(Instinctive brain ),让他愿意持续且主动的跟你联系?
在成功搭建起平等而正常的交流桥梁之后,接下来的要务便是精心驾驭交流的节奏,持之以恒地运用“有效互动”的策略,以维持与对方的沟通。同时,别忘了巧妙地借助“隐性信息”来彰显你的价值观和独特魅力。
通过这一系列策略的巧妙融合,你将在对方的“直觉大脑”中,逐步塑造出一个积极向上、充满吸引力且极具价值的形象。如此一来,那些原本可能未曾被察觉的吸引力便会在不经意间绽放出来。
他会基于这个新构建的“积极印象”,加之你先前吸引他的那些独特品质,自然而然地产生与你更深入交流的愿望,甚至享受与你的每一次心灵对话。
现在,我们已经讨论了“有效互动”的要点,接下来,让我们更深入地剖析“掌握交流节奏”与“传递隐性信息”这两个关键策略。
首先,来谈谈“掌握交流节奏”。
在建立交流的过程中,掌握节奏的含义涵盖了两个核心方面:情绪波动与互动频率。
情绪波动,简而言之,就是在交流中引领对方的情绪起伏,时而高潮迭起,时而平和如水,营造一种令人着迷的互动体验。
要达成这一效果,关键在于深度挖掘对方的核心需求,诸如:
他热衷并擅长的领域是什么?
(针对他的强项和兴趣,给予认可;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,点燃情感共鸣的火花)
他的人格倾向是偏重感性还是理性?
(感性者,可谈论生活感悟、情感体验;理性者,则展示你的逻辑思维、成熟稳重的一面)
他对哪些话题较为敏感,不愿触及?
(避免涉及那些敏感的话题)
他的作息规律如何?
(在他休息或工作时间之外,避免打扰)
……
除此之外,你还可以根据你所掌握的更多信息,如他的兴趣偏好、家庭环境、职业发展等,制定更为细腻的应对策略。将这些细节逐一列举,并为每种情境设计相应的应对方法,这将使你在实际交流中更加游刃有余,应对自如。
接下来,我们来探讨“传递隐性信息”。
隐性信息的传递,是一种更为微妙且高效的情感交流手段。它不仅涉及到你的言语,更包括你的非言语表达,如肢体语言、语调变化等。通过这些隐性的线索,你可以巧妙地传达你的价值观念和独特魅力。
例如,通过分享你的生活点滴、兴趣爱好或是对某些事物的看法,你可以在不经意间展现出你的多面性,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独特之处。这种信息的传递,不仅能加深对方对你的了解,还能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你在他心中的形象。
总之,通过精细地调整交流的节奏,以及巧妙地传递隐性信息,你将能够在他心中刻画出一个立体、鲜活且极具吸引力的你。
接下来,重点来了。
当你精准捕捉到了他的“核心需求”,你就能以巧思和策略,恰到好处地满足这些需求。但切记,满足需求并非无休止,而是要懂得在“输出—收回”之间保持一种节奏感。简而言之,就是要掌握好交流的节奏感。
在与他的初次交流中,你可以慷慨地表达对他的欣赏和钦佩,让他深切感受到你的认可和尊重。然而,随着你们关系的逐步稳固,你可以巧妙地运用“输出—收回”的策略。
例如,你可以这样表达:“哇,你真的太出色了,我对你的敬佩之情如同澎湃的浪潮,无法抑制!(附上诚挚的赞扬表情)(这是‘输出’)不过,你知道吗,我最近结识了一位新朋友,他在某个领域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,与你相比,可谓是各具特色,我想他也会吸引不少人的目光吧。(这是‘收回’,同时巧妙地引入了一丝微妙的竞争感)”
这样的表述不仅传达了你的赞赏,还通过引入“同性竞争”的元素,巧妙地激发了他的竞争意识和斗志。
当你不时地这样刺激他的不同情感时,他的“本能脑”就会被深深吸引,感受到与你的交流充满了新鲜感和刺激。这种强烈的体验会让他渴望与你进行更多的互动,甚至产生一种想要“征服”你的欲望。
在“联系的频次”上,掌握主动权是关键。谁能够控制交流的频次,谁就能够引领这段关系的方向。
在与前任的联系中,你应避免被对方牵制。不要仅仅在他有意愿聊天时才响应,而在他不想聊时你就无所作为。相反,你应该主动出击,牢牢掌握交流的主动权,让他感受到你是这段关系的舵手。只有这样,当你偶尔中断联系时,他才会感到不适应,进而主动寻求与你交流。
为了实现这一点,你可以巧妙地打破常规,制造一种不确定感。比如,如果你习惯主动发起对话,那么在他兴致勃勃时,你可以找个合理的借口适时结束对话。然后,你可以按照“三天两次,或三天一次”的频率来安排聊天,每次都是由你开启话题,在他情绪高涨时结束。
过了一段时间后,你可以进一步调整节奏,比如“五天两次,五天一次”,或者“五天一次,三天两次”。关键是,每次都要在他最投入的时候结束对话。
这样一来,由于你总是在他情绪最高涨时中断交流,他会误以为每次都能与你畅谈,但总是感到意犹未尽。这种感受会让他逐渐被你所吸引,进而产生主动联系你的冲动。
在你们没有联系的时间里,你可以通过传递“侧面信息”来展现自己的高价值和魅力。
所谓的“侧面信息”,是指通过你的社交圈子、共同的朋友或是聚会等间接方式传递给他的一些信息。
这些信息应该着重展现你的积极性、热情以及正面情感,包括你的高价值(如优雅的外貌、健美的身材、优秀的品质)和魅力值(如你的人气、特长、情感的感染力)。
为了有效传递这些信息,你可以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正面的展示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展示例子:
你可以定期分享一些积极而有活力的内容,比如发布朋友为你拍摄的艺术照,或是周末与朋友欢聚的温馨瞬间,并附上充满活力和幽默的文字描述,如:
“与你们共度的时光总是如此美妙,就在大家如此欢愉的时刻,我来给大家讲一个‘恐怖故事’吧:明天又是周一啦!哈哈哈哈哈~充满期待迎接新的一周!(开心的表情)”
此外,你还可以巧妙地发布一些与他有关联的信息,比如你们曾经共同探访过的美景、品尝过的美味佳肴,或是共同经历过的难忘时刻。通过这样的方式,你不仅展现了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,也让他回忆起你们之间的美好时光,从而增强你们之间的联系。
在描述时,可以采用“5分描述现状+3分描述积极感受+1分提及与他相关的回忆+1分表达期待”的结构:
“我必须强烈推荐这个XX美食,简直让人欲罢不能,每次品尝都有新惊喜(附上好吃的表情)。上次带XX来尝鲜,他也被深深吸引了。不得不说,享受美食是生活中最纯粹的快乐之一,这些‘小确幸’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美好片段。记得第一次尝试时,我还有些犹豫,但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,我勇敢地迈出了那一步,差点就错过了这份美味~期待未来能发掘更多美食,说不定我能成为美食博主呢!(开玩笑啦~)”
总之,在你没有直接与他聊天的时间里,你可以像这样时不时地(注意避免过度刷屏)通过侧面展示,传递出你“生活得很好、很滋润、很有趣”的信息。当他持续感受到你的积极、热爱生活的一面时,他会更加相信你的变化,也更愿意重新接纳你。
综上所述,最后我想说,当你内心涌动着想要联系他的冲动,甚至难以自持时,与其一味地压抑自己,让自己陷入痛苦、失眠的境地,还不断自责“为何如此卑微不争气”,不如勇敢地敞开心扉,正视并接纳自己的“思念”。通过合理且得体的方式,你可以实现自己的心愿。
相信我,只要你的方法到位,与他联系是一件很正常,并且还能帮助你挽回的事。
【点此开通】加入VIP免费下载全站价值超10万以上精选挽回课程!